你还有未签合同    立即前往    稍后再说

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

未注册的手机,验证后即完成注册

获取验证码

登   录

登录表示同意《金英杰用户使用协议》

其他登录

     

注册金英杰账号

请输入符合要求的密码

获取验证码

完成

会员需知

恭喜您成为金英杰会员,您将享有如下权益:

  • 观看,下载免费网课
  • 加入教辅QQ群
  • 在线学习直播课程
  • 在线购买图书、学习包
  • 电话咨询面授班次
  • 关注金英杰微信公众号
  • 收听、下载金英杰喜马拉雅音频电台课件
  • 随时随地登录金英杰移动端

金英杰医学

中医执业医师

全国
  首页 > 中医执业医师 > 备考之路 > 资讯详情

2023中医基础理论之致病因素相关考点(一)

来源:金英杰医学       点击数:349      更新时间:2023-11-11

2023中医基础理论之致病因素相关考点(一)

金英杰医考小编精心整理,如下:


1.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


①风为阳邪,其性开泄,易袭阳位;②风性善行而数变;③风性主动;④风为百病之长。


2.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


①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;②寒性凝滞;③寒性收引。


3.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


①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;②暑多升散,耗气伤津扰神;③暑多挟湿。


4.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


①湿性重浊;②湿为阴邪,易阻遏气机,损伤阳气;③湿性黏滞;④湿性趋下,易袭阴位。


5.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


①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;②燥易伤肺。


6. 火(热)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


①火为阳邪,其性炎上;②火易耗气伤津;③火易生风动血;④火易致肿疡。


7. 疠气的致病特点:发病急骤,病情危笃;传染性强,易于流行;一气一病,症状相似。


8. 情志所伤,以心、肝、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。


9.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:


①直接伤及内脏;②影响脏腑气机;③多发为情志病证;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。


10. 怒则气上、喜则气缓、悲则气消、恐则气下、惊则气乱、思则气结。


11. “多食咸,则脉凝泣而变色;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;多食辛,则筋急而爪枯;多食酸,则肉胝 而唇揭;

多食甘,则骨痛而发落”。


12.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,一是疼痛,多为刺痛,痛处固定不移,拒按,或夜间痛甚;二是肿块,外伤

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;瘀积于体内,久聚不散,则成癥积,按之痞块,固定不移;三是出血,血色

多呈紫暗,并伴有血块;四是色紫暗,久瘀可见面色黧黑,唇甲青紫,舌质紫暗,或有瘀点、瘀斑,舌

下脉络曲张等症;五是肌肤甲错,或脉象多见细涩、沉弦或结代等。


13.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。


14.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。


15.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:①环境;②体质;③精神状态。


16. 伏而后发:多见于“伏气温病”,如“夏伤于暑,秋为痎疟”,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等。


17. 合病与并病: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。


18. 感邪即发:又称卒发、顿发,指感邪后立即发病。


19. 实的病机特点: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,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

未衰,尚能积极与邪抗争,正邪相搏,斗争剧烈,反应明显,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

余的证候表现。


20. 虚的病机特点:主要表现为机体精、气、血、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,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,

抗病能力低下,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,可出现一系列虚弱、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。


21. 真虚假实,即“至虚有盛候”。“虚”为病机的本质,而其“实”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。表现:如

脾气虚弱,运化无力,可见纳食减少,疲乏无力,舌胖嫩而苔润,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;同时又

可见腹胀满(但时有和缓轻减),腹痛(但喜按)等假实之症。再如老年或大病、久病,气虚推动无力而出

现的便秘。


22. 真实假虚,即“大实有羸状”。“实”为病机的本质,而其“虚”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。表现:如

热结肠胃,里热炽盛,可见大便秘结,腹满硬痛拒按,潮热,谵语等实热之症;同时因阳气被郁,不能

四布,又可见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。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;妇科瘀

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。


23. 正虚邪恋:指正气大虚,余邪未,或由于正气难复,无力驱邪,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。


24. 邪正相持:指在疾病过程中,机体正气不甚虚弱,而邪气亦不过强,邪正势均力敌,相持不下,病

邪稽留,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。


责任编辑:ZY

下载医学APP

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

刷金题,记口诀

下载金题库APP

刷好题 强记忆

关注官方公众号

资讯、福利 不错过

上一篇:2023中医基础理论之辩证论治

下一篇:2023中医基础理论之致病因素相关考点(二)

更多学习平台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官方微信
  • 移动端官网
    移动端官网
  • 腾讯课堂
    腾讯课堂
  • 喜马拉雅音频
    喜马拉雅音频

如何购买
会员功能
积分兑换
退款制度
题库使用指南
课程与图书
精彩专题
在线咨询
意见反馈
支付方式
关于我们
公司介绍
法律声明
关于我们
客服电话:400-606-1615
  • 微信关注

    微信关注

  • 移动官网

    移动官网

  • APP下载

    APP下载

  • 音频听课

    音频听课

Document